展望“十四五”(4)| 北京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绘就“十四五”发展路线图
来源:北京亦庄 时间:2021.07.22

作为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北京经开区始终坚持以四大主导产业共同发展为目标,通过形成产业协同创新、跨界融合、群体跃进的创新环境,推动四大主导产业创新升级。对于区内企业来说,未来五年将是企业发展的高速期,在“十四五”期间,北京经开区依旧以四大主导产业为根基,通过建设首都东南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力争成为国家战略力量的重要支撑,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产业集群。

突破核心技术,北京经开区在行动

面对国际复杂形势,近年来,我国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渐显现,特别是在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突破核心技术是北京经开区的使命和责任。

下个月,世界5G大会将在北京经开区召开,众多产业生态大咖都将齐聚北京经开区共话5G未来发展。作为构建云、边、端一体化协同计算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就是5G蓬勃发展的助推器,生态体系的可靠发展将有效推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大数据开放共享,推进数据招商、数据创业,带动算力算法创新型企业聚集发展。

未来,北京经开区将以5G视频和网络传输协议作为重点突破方向,加速垂直领域的5G商用落地,推进提升5G网络、千兆固网、政务专网等网络覆盖水平,让5G早日走进千家万户。

预计到“十四五”末,北京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总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智慧的车,每个人都能享受

此前,北京经开区的汽车产业是以北京奔驰为核心带动而发展起来的,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汽车产业的产值一直高速向前。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汽车与电子产业深度融合,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十四五”末,北京经开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集群总规模将突破3200亿元。

当然,打造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不得不持续完善“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实时的云、可靠的网和精确的图”五大体系建设,目前,北京经开区已完成各体系的初步建设,人们也坐上了无人驾驶的“商用车”,未来五年,这样的技术将更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中,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创新带来的红利。

吃得起的好药,都从这里生产

“十四五”期间,北京经开区瞄准三大板块,聚焦疫苗、细胞治疗、基因治疗、肿瘤靶向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和人工智能大健康,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健康产业创新策源地。“十四五”末,北京经开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集群总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

面对高端医疗设备的需求,北京经开区也一直在努力,去年疫情期间,方舱CT、移动核酸检测车都相继问世于北京经开区,一系列的医疗设备让更多人享受到了创新带来的成果。为了形成产业闭环,北京经开区依托生物医药和机器人两大产业,推进新一代手术机器人、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医用实时监测机器人、无菌生产智能机器人等高端技术和创新产品的发展,并利用影像设备、体外诊断试剂、医疗检验分析设备、医用机器人、肿瘤治疗设备,做强植介入设备产业。

超级工厂,从这里走出

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永久会址,北京经开区利用大会资源优势,率先形成了机器人产业的布局和产业的拓展,并在智能装备领域形成了率先的突破。“十四五”末,北京经开区机器人和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总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十四五”时期,北京经开区将搭建机器人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做优做强“专精特”配套企业,发展特种机器人,在机器人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做足功夫。

此外,除了四大主导产业以外,“十四五”期间,北京经开区还将建成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先行区,打造科文融合产业样板区,积极推进国家高新视听产业园和“5G+8K”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力争到“十四五”末,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收入突破千亿元,打造首都科文融合产业样板区。

END

本文转自北京亦庄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