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部署 全员核酸检测跑出加速度
时间:2021.01.22

 

     

        用一万分的努力避免万分之一的可能。连日来,北京经开区多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会议,按照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落实“早发现 ”具体举措,推动全区全员核酸检测,从源头“精准高效”防疫,实现早检测、早发现,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1月20日,按照北京经开区最新防疫部署要求,区内各职能局、企业园区、街道、社区迅速行动,紧密配合,有序启动大规模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共计在全区设立140个采样点,2天完成采样量23万,预计22日即可完成全区人员检测。

 

  统筹部署

  140个点位全部如期启动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晓玲)1月19日, 在指挥部调度会部署工作会后,医疗保障组当天中午便召集区内10家核酸检测机构统筹部署工作任务,分组为各检测点提供“上门服务”。同时,这次短会也让各职能局、亦企服务港加速开跑,按行业所属及片区网格化推进企业园区大规模检测前准备工作。荣华、博兴街道方面,在当日下午召开的全区防疫部署工作会后也迅速行动,综合人口分布、周边环境等因素,迅速确定采样点位置,对接检测机构沟通采样准备工作细节。

  1月20日,140个点位全部如期启动检测工作,分时段、分区域、分批次组织居民、企业员工到检测点采样。记者在现场看到,各检测点均设置出入口、缓冲区、等候区、登记区、采样区等,及1米线、小喇叭等防疫措施,引导检测人员单向通行、有序开展,安保人员也在现场值守,协助做好各项安全维稳工作。同时,开辟“绿色通道”,方便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群体顺利进行检测。

  医疗保障组牵头单位北京经开区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核酸检测采样的工作快速、有序推进,得益于辖区一年多来的抗“疫”经验。而这种对前期优秀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不仅使辖区各项防疫相关工作得到快速响应并以“网状”形式铺开,也让企业的常态化防疫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在区内规上企业京东方,企业在经开区相关部门指导下,自主谋划核酸采样工作相关流程,结合实际选用公司内大厅,自主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区城市运行局则发挥自身业务优势,临时征用57号停车场,为环卫、消防等从业者及社会人员做检测,确保区内群众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并肩战“疫”,党员先行。与此同时,在这次全员核酸检测中,广大党员再次发挥带头作用,成为各采样点的“先锋红”。在社区采样点,荣华街道机关党员干部和队员们连夜搭建起8个采样帐篷,加强应急采样点能力和物资储备;社区党支部书记身穿两件棉服在室外坚守至夜晚,耐心指导老人在手机上完成采样预约;在商务楼宇采样点,党建工作者通过微信群、电话、入户等方式反复告知业主及职工们采样方式、地点及时间安排,避免人员聚集交叉感染。

  “1月20、21日两天,全区核酸咽拭子采样量23万余人,达到全区总人数的四分之三,预计1月22日即可完成对辖区所有应检尽检人员的核酸咽拭子采样工作,市民采样24小时后即可通过北京健康宝小程序查询结果。”医疗保障组相关负责人补充介绍说。

 

  亦企服务港 有序推进全员检测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中心 刘娜 王洪伟 雷洁)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全区各亦企服务港,在各自服务片区设置核酸检测采样点,通过疫情防控体系,有序启动、推进大规模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1月20日早晨,亦企服务港通明湖港全员出动,分时段、分区域、分批次组织辖区内企业员工到相应检测点采样,并严格进行全天候点位值守,在检测点区域内设置护栏“硬隔离”、1米线,引导检测人员单向通行。据了解,通明湖港20日、21日两天时间完成了近8000人核酸咽拭子采样工作。

  1月20日14时,记者来到亦企服务港永康港国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核酸检测点,该企业员工正在有序地进行着核酸检测工作。据国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徐可介绍,国药物流全部员工大概六百人,预计当天就可完成全员检测。

  中航工业科技园,是亦企服务港经海港的核酸检测地点。1月21日9点30分,这里已经排起了一支长长的队伍,穿着白蓝马甲的亦企服务港经海港工作人员和身着红马甲的园区党站人员维持着现场秩序。亦企服务港经海港代理总干事王莹介绍,“昨天我们检测了2000余人,今天大概能达到3000人的检测量。”

 

  荣华街道 连夜搭建起采样点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晓玲)1月20日,荣华街道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共在辖区设置汉阳广场、金地格林、郁金香舍、国锐金嵿、林肯公园、新康家园,上海沙龙、卡尔生活馆8个检测点。

  当天上午9点多,记者来到汉阳广场西侧采样点。为提高检测工作效率,该点位分设信息录入区和采样区,由接受培训后的社工负责为居民扫码、分发采样管等前期工作,居民采样后从固定出口离开。与此同时,物业保洁人员也穿上防护服,对该区域进行流动式消杀,确保环境安全、卫生。同样有序的检测现场也出现在郁金香舍采样点。小区北门用警戒线划分为两条通道,工作人员在两侧分设信息采集点,安排居民分两组同时进入采样区。采样点帐篷则在两侧开设有4个采样窗口,采样时,医护人员将双手从窗口伸出即可。

  各检测点的井然秩序离不开荣华街道及各社区工作人员的提前部署、靠前指挥。“为确保采样工作如期顺利开展,我们连夜在8个采样点搭建帐篷,协调现场挪车,并就近协调各点位物业接通线路,为各采样点帐篷添置采暖炉、桌椅等设备。此外,街道、各社区、楼宇党建工作站及物业共投入300多名工作人员,配合开展核酸采样相关工作。”荣华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博兴街道 最大限度提高效率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泉)1月20日上午,博兴街道全民检测工作全面开启。记者走访多个社区看到,采集地点有明显入口标识,采集场地内部一米线标识清晰,居民做检测井然有序。

  “接到北京经开区最新防疫部署要求后,我们连夜部署,包括这些指引、扫码标识都是社工连夜做的,然后及时在社区居民的微信群里面发布。”据博客雅苑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为确保安全,街道要求工作人员认真核对人员身份信息,做到规范、科学、快速有序开展登记和检测工作,做好检测人员的衔接,最大限度提高检测工作效率。

 

  ■亦城有爱

  “哪位有暖宝宝赞助给户外楼长”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卢金曦)“这两天企业职工组织核酸检测,楼长们在户外维持秩序非常辛苦。哪位同事手里还有暖宝宝?可以赞助给户外楼长。”“我有!”……1月20日,北京经开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群里出现了这样的对话。

  为压实园区企业疫情防控责任,今年1月1日起,经开区派驻36名干部下沉到亦企服务港,落实“双楼长制”。20天来,楼长们积极走访园区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宣传防疫政策,落实防控要求,同时通过充分了解企业需求,做到防疫生产两手抓。在此次核酸检测过程中, 楼长们更是坚守岗位,维护检测现场秩序。

  “楼长们在现场一站就是一整天,手冻得通红,挺辛苦的,就想给他们送点暖宝宝、热红糖水、常备药等。”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记者了解到,亦企服务港各个检测点有的最早8点多就开始检测,晚上6点多才结束,楼长们之后还要返回港里统计数据、准备第二天的工作,回家时常常已是夜里12点。

 

  孩童两幅手绘画致谢工作人员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晓玲)1月21日,荣华街道位于卡尔生活馆小区的采样点工作人员收到一份特别礼物,小广场上搭建起的蓝色采样帐篷外贴着两幅充满童真色彩的手绘画——向所有参与检测采样的工作人员表达感谢。

  蓝色是两幅画的背景主色调,其中一幅画里,一条古朴的长廊边上搭建起一顶蓝色的帐篷,居民们正排好队踩在一米线上有序等待检测,旁边还有工作人员在维护秩序、做指引,画上空白区域写着“疫情无情人有情,感谢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另一幅画中,身穿防护服的检测工作人员和一个长头发的小女孩并肩站在绿色的草地上,头顶是弯弯的月亮和闪烁的星星。看得出这幅画的小作者年龄不大,因不会写字,这位小朋友用汉语拼音和红色心形图案写出了“我爱你们”。

  “这画里就是我们昨天工作的场景,应该是过来做采样的小朋友画的。”看着眼前的两幅手绘画,卡尔百丽社区党支部书记公静波笑着猜测说。据她介绍,位于卡尔生活馆小区的采样点,同时肩负着卡尔生活馆和浉城百丽两个小区居民的核酸咽拭子采样任务。为提高工作效率,让居民们可以早点做完回家,不用在室外挨冻,居委会社工们早晨走出办公室后就没再回去。“有的家就住在小区里,中午也没回家。”居委会团队成员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让公静波有点心疼又自豪。与此同时,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也穿戴好防护服、护目镜,通过帐篷开设的窗口快速为居民们安全采样,一直忙到头顶的天空蒙上夜色。这组由10多名工作人员组成的“临时小队”,当天共计完成1800多位居民的采样工作。或许正是被工作人员的这种坚守感动,“谢谢”二字成为采样点现场的“高频词”。

 

  12小时的矗立与冻红的双手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磊)“来,小朋友,嘴巴张大,啊……”真棒,阿姨为你的勇敢点赞!说话的是李贝贝,她是博奥检测的一名核酸采样员,早上9点她和五名同事来到林肯社区开始了一天的采样工作。

  两名同事负责信息录入登记,四名采样员负责为居民采样。耐心、温柔、坚韧,这三个词来形容他们最为恰当。记者注意到,李贝贝的动作十分轻柔,速度很快,避免居民有不适感,几秒钟就完成了一例采样,这样重复的动作她每天要做上千次。虽然身处帐篷内,但是由于双手一直在外面却被冻得通红,摘下手套的那一刻,让人看了不免有些心酸。

  下午2点,一名刚吃过饭的同事回到了工作岗位,继续忙碌着。“贝贝,我来吧,该你去吃饭了,要不一会都凉了。”李贝贝脱下穿戴了半天儿的防护服和口罩,进行了仔细的消毒后,换上了新的口罩,由于长时间的戴口罩和防护面罩,她的脸上已经布满了勒痕。出了采样区,李贝贝一直头向后仰,双手放在腰部不住地捶着。“站的时间太久,整个人已经僵硬了,感觉腰已经不是自己的,终于能活动活动了。”

  据了解,为了让市民能够快速进行采样,李贝贝和同事每天要一直站立近12个小时。为了提高检测速度,节省居民排队等候的时间,他们不敢喝水,喝了水就会上厕所,只有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才能脱下防护服喝口水。

  连续喝了两大杯水后,李贝贝将手放到了空调的出风口暖和一下,记者看到,她手臂和手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颜色。“社区想得很周到,为我们准备了帐篷和取暖设备,身上一点也不冷,比起夏天的时候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要好多了,但是,手要一直放在外面,所以就像你看到的这个样子了。”说这些时,李贝贝腼腆地笑着。一边吃饭,她一边不住地回头张望,“我得快点吃了,这会儿居民都在排队呢,别让他们等太久了!”

  简单地吃过饭去过卫生间后,李贝贝又重新回到了岗位。记者了解到,李贝贝和同事们是轮流吃饭,时间只有十多分钟,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们才能坐一会,喝口水。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像李贝贝这样坚守在抗疫一线的人还有很多,向每一位核酸检测员、医护人员,维持秩序的民警、保安和社区工作者致敬,你们是疫情下的“最美面孔”。也是这些平凡但又不平凡的人们,为经开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