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经开区法官工作站联合科技和产业促进局,举办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线上“云法庭”活动。此次活动通过组织旁听商标权无效宣告请求行政纠纷案庭审、开展庭后座谈交流等环节,以“沉浸式”普法模式推动司法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经开区打造国际化创新高地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本案为一家科技公司(原告)诉国家知识产权局(被告)、第三人公司(第三人)商标权无效宣告请求行政纠纷。第三人注册了第60326434号“SCV”商标,核定使用于第9类无线电通信设备等商品。原告认为该商标违反《商标法》相关规定,请求宣告无效。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裁定维持该商标注册。原告不服,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主张第三人违反《商标法》第十五条第二款、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在先著作权)、第七条及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等规定,请求撤销被诉裁定并判令重作。
庭审结束后,巡回审判团队与前来旁听的创新主体代表进行了深入地座谈交流。代表们就庭审中的争议焦点、法律适用等问题与审判团队进行了互动,审判团队针对企业关心的商标权无效为何属于行政纠纷、商标侵权是否需等待行政程序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自2023年成立以来,经开区法官工作站始终聚焦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深度融合,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大力支持和深入指导下,多维度推进司法服务实践,已开展了四场巡回审判;同时开展了生物医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审判实务、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及科技创新成果归属司法实务专题培训、实地需求调研、企业“一对一”走访等近十余场活动;此外,还形成了以经开区企业司法需求为研究对象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民事案件调研报告,为精准服务区域创新主体提供了重要依据。
未来,经开区法官工作站将持续深化司法服务创新,重点在专利、商标、著作权等领域拓展服务维度。通过建立常态化巡回审判机制,让司法审判更贴近企业;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促进司法与企业的良性互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举措,构建更加开放多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让司法保护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法治保障。”经开区法官工作站有关负责人表示。